-
17
Jul刻意將「賭債」轉為其他「合法債務」,是否有效?
問題摘要: 賭債不具有法律請求權,屬於民法明文禁止及實務明確否定之債務。無論債權人如何試圖以形式包裝轉換,例如假借贈與、借貸、投資、股份移轉等方式,其本質仍屬脫法...
-
17
Jul取回假執行、假扣押、假處分及停止強制執行提存擔保物應如何辦理?
問題摘要: 無論係本案勝訴、債權人放棄、提存錯誤、法律制度撤銷或其他特殊原因,皆須依提存法第18條列明之要件辦理,並依個案對應所屬款項準備必要文件,方能完成取回提...
-
17
Jul受資助還是借貸?
問題摘要: 實務中最常見的金錢糾紛並非來自明確借貸關係,而是模糊的金流與情感糾葛。被告只要否認借貸存在、混淆金錢流向,便能有效抬高原告舉證難度,進而增加敗訴風險。...
-
17
Jul和解筆錄可以作為執行名義?
問題摘要: 和解筆錄是否可以作為執行名義,須視其是否係依民事訴訟法程序成立於法院主持之訴訟中,如屬該等性質並經法院正式記載為筆錄者,即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可依...
-
17
Jul金融機構於受債權質權設定通知時,有無告知質權人其得行使抵銷權的義務?
問題摘要: 金融機構雖可依民法主張合法抵銷權,但於接獲質權設定通知時,基於誠信原則及風險告知義務,應將其有意行使之抵銷權揭示於質權人,俾利其決定是否繼續設定質權。...
-
17
Jul長大才知道死去的父母親遺留鉅額的債務,要如何處理?
問題摘要: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也做出配合規範,分別在第1-1條、第1-2條與第1-3條共同建構出一套漸進、寬容、且顧及公平的過渡機制,從保障特定身分的繼承人、補救未...
-
17
Jul面對金融機構委外機構討債,要注意什麼?如違規,要如何處理?
問題摘要: 金融機構雖有委外催收的權利,但其所委任的單位必須受法定監督與約束,不得以違法手段迫使債務人還款。債務人若遭遇非法催收行為,不僅不須默默忍受,更應主動蒐...
-
17
Jul借人刷卡,對方不還,怎麼辦?
問題摘要: 信用卡借用他人刷卡雖非違法行為,但實務風險極高,一旦對方不還,最終須由持卡人向銀行清償,並自行承擔催收與訴訟費用。法律上雖可主張民事借貸請求,但須配合...
-
17
Jul借錢沒有約定利息可以嗎?法定利率與最高利率之差別為何?
問題摘要: 利息的成立與合法性不僅關涉雙方約定內容,更須符合民法各條規定,借貸雙方應詳加審酌訂約內容及金額與利率,避免爭議及法律風險。債務人如於借貸關係中繳付超過...
-
17
Jul借錢的理由是假的就是詐欺罪嗎?
問題摘要: 除非有具體且明確證據可資佐證借款人於締約時即存不法意圖並施用詐術,否則縱使其後未履約清償,亦應以民事途徑解決之,不得濫用刑事程序行債務催收之實,否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