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Jul向得標會員「借款」不還可能是犯罪嗎?
問題摘要: 在合會制度中,會首或會員如向得標會員「借款」不還,若具備主觀詐欺意圖、客觀誤導行為與財產損失結果,即可能構成刑法詐欺罪責,非可簡單以民事債務糾紛帶過。...
-
22
Jul何謂對保?沒有進行對保是否會影響借貸或保證契約?
問題摘要: 對保制度的重要性在於保障銀行能確認借款人及保證人確有簽署契約、解契約內容,並且減少日後因簽約過程瑕疵而產生的法律爭議。對於借款人而言,對保則是一次解貸...
-
22
Jul利率上限修法降為16%,既有借貸利率逾16%者,是否溯及受影響?
問題摘要: 本次民法第205條的修正,核心在於調降約定年利率上限至16%,並將超過部分的法律效果從「無請求權」提高到「無效」,顯著增強債務人的權益保障,特別是給予...
-
22
Jul法定利率之意義為何?
問題摘要: 法定利率的存在,不僅提供當事人未約定利率時的補充依據,亦對借貸關係中的利率設定加以合理限制,防止因利率過高而造成剝削與不公平交易。隨著民法第205條修...
-
22
Jul法定利率之意義為何?
問題摘要: 法定利率的存在,不僅提供當事人未約定利率時的補充依據,亦對借貸關係中的利率設定加以合理限制,防止因利率過高而造成剝削與不公平交易。隨著民法第205條修...
-
22
Jul爭訟事件的「利息」怎麼算?
問題摘要: 金錢借貸一旦涉及利息計算,無論有無事前約定,都應依據民法規定計算利息金額。若有約定,則依照約定利率計算;若無約定,則以法定年利率5%計算。此外,若借款...
-
22
Jul金錢消費借貸契約如有違約金,可以再請求遲延損害的法定利息嗎?
問題摘要: 金錢消費借貸契約中訂立違約金條款,係基於契約自由原則,並符合民法對於債務不履行救濟方式的規範,違約金條款既可作為確保債務人履行債務的經濟誘因,也可減輕...
-
22
Jul信用貸款除了利息,再收違約金,是否合理?法院是否應酌減?
問題摘要: 在信用貸款契約中約定高達20%的違約金條款,法院通常會從是否合理、是否補償實際損害、雙方地位是否對等、消費者保護、是否有巧取利益之嫌等角度審查。若認違...
-
22
Jul為什麼提告請求金錢給付,可一併要求利息?
問題摘要: 民事訴訟中請求遲延利息的成立要件、計算標準與適用範圍,既保障債權人的利益,也確保債務人權益不被過度侵害。理解這些原則,有助於在借貸、賠償、違約等案件中...
-
22
Jul約定利率上限降至週年百分之16!
問題摘要: 民法第205條的修正內容,除將原本的週年百分之二十的利率上限下修為百分之十六,更關鍵的是法律效果從「無請求權」變成「無效」。這裡最大的差別在於,過去只...